8月28日,2024“一帶一路”媒體合作論壇在四川成都天府國際會議中心開幕。來自70多個“一帶一路”共建國家和地區(qū)200多家媒體的嘉賓、各界專家學者、企業(yè)代表,齊聚蓉城,凝聚媒體合作廣泛共識,唱響共建“一帶一路”高質量發(fā)展的和聲。這場由中國媒體舉辦的規(guī)模最大、參與國家和媒體數量最多的盛會,還在會場特別設置了非遺展示與體驗活動區(qū),展出了包括蜀錦、蜀繡、彝繡、羌繡、成都漆器、成都銀花絲、油紙傘、道明竹編、夾江年畫、團扇以及川茶茶藝展示等一系列傳統(tǒng)技藝,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眾多與會嘉賓駐足。

蜀錦蜀繡作品展示
“使用才是最好的傳承!”成都蜀錦新生代傳承人鄧琴文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,“讓傳統(tǒng)文化走出博物館,通過現代方式展現其魅力,使其回歸日常生活,這是最佳的傳承方式。”采訪中,她還特別展示了自己設計、制作的作品。從時尚的蜀錦紋樣耳飾,到融合秦代龍鳳虎紋樣的圍巾,再到寓意吉祥的石榴紋雙面繡團扇擺件,鄧琴文希望借助“一帶一路”媒體合作論壇,讓更多人了解并喜愛中國的非遺。

張居悅(左)和賈巴子則(右)
同樣吸引眼球的,還有彝繡傳承人賈巴子則和羌繡傳承人張居悅。她們帶來的手工制品贏得了現場嘉賓的青睞,她們也成了大家拍照留念的熱門選擇。“這次我?guī)н^來的作品,都是純手工制作的,屋頭還有很多沒帶過來。”說著,一位嘉賓對賈巴子則展出的簪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,邊試戴邊向友人展示,笑容滿面。“民族的就是世界的,看到大家這么喜歡我們的傳統(tǒng)文化,我感到很驕傲很自豪。”賈巴子則說。

張居悅創(chuàng)作的羌繡熊貓包掛
張居悅創(chuàng)作的熊貓主題羌繡文創(chuàng)產品也深受好評。“這次我專門帶了幾款跟國寶大熊貓相關的產品,包括玩偶、包掛、包包等。有位嘉賓看到熊貓包掛就說這個形狀是‘花花’的坐姿。”傳統(tǒng)刺繡與熊貓IP完美結合、互相賦能,傳遞四川文化的精彩。“我們穿著民族服飾,很多嘉賓都過來合影,這也讓我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自信。接下來我也更有信心把自己民族的文化傳承、發(fā)揚下去。”

95后道明竹編傳承人白梓憶
95后道明竹編傳承人白梓憶告訴封面新聞記者,海外留學的經歷增強了她對傳承、發(fā)揚傳統(tǒng)文化的責任感。“道明竹編擁有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,可以追溯到秦。借‘一帶一路’媒體合作論壇走出去,走向世界,對道明竹編來說是非常好的機會。”在展示竹編作品時,白梓憶會特別強調充滿現代感的燈飾、香包掛飾、胸針耳飾等,她希望通過結合現代設計元素,創(chuàng)造出既美觀又實用的文創(chuàng)產品,將道明竹編藝術推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。

嘉賓體驗夾江年畫

漆器及銀花絲作品展示
在非遺展示與體驗活動區(qū),與會嘉賓還現場體驗了道明竹編、夾江年畫、感受團扇創(chuàng)作等技藝,沉浸式了解四川傳統(tǒng)文化的魅力。有觀眾感慨:“此次論壇不僅是一場國際媒體的盛會,也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向世界,提供了一個重要展示平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