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日期:2013-12-17 09:29:54 來源:中國紡織報 分享到: |
□ 本報記者 陶璐璐
宏華公司展示的利用圖像自適應數碼精準印花系統(tǒng)生產的成品。
什么是圖像自適應數碼精準印花?“在繡花或提花的面料上,通過高精的面料掃描,花型識別,將打印的彩色花稿在其面料上精準對位,用數碼印花機進行疊印印花。圖像自適應數碼精準印花系統(tǒng)是將繡花、提花等織造工藝與數碼印花相結合的創(chuàng)新技術。”該項目的第一完成人、浙江大學教授陳純言簡意賅地介紹了這項新型數碼印花的“智造”之處。
由浙江大學、杭州宏華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浙江理工大學和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合作完成的“圖像自適應數碼精準印花系統(tǒng)”為傳統(tǒng)紡織印染企業(yè)的轉型升級和提高產品附加值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技術與工藝手段。
陳純進一步詮釋了“自適應”與“精準”的概念:“該設備針對繡花、提花面料,將數碼紡織技術與圖像配準、非真實感圖形學等技術融為一體,系統(tǒng)在基于相對全變差的圖像結構紋理去除、針對超大尺寸高分辨率布料圖案的紋理分割方法、基于織物紋理的織物圖案打印、紋理分割圖的關鍵點特征提取和匹配等方面實現了顯著創(chuàng)新。”
從一定意義上講,這樣的“智造”讓紡織品實現了織造與印花的結合,既有了提花、繡花等織造工藝的層次感,體現出高檔次,又提供了數碼印花隨意印制、色彩款式豐富的優(yōu)點,為提花、繡花等織造企業(yè)和廣大設計師提供了反應速度快、成本低廉、效果好的紡織品。于企業(yè)而言,提升的是其個性化定制與高檔紡織品的接單能力,從而推動傳統(tǒng)紡織印染企業(yè)向定制化、多樣化經營方式轉變,促進綠色紡織的發(fā)展。
至于這項技術帶來的革新與經濟效益,作為承擔項目研發(fā)并實踐應用的企業(yè)——杭州宏華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有發(fā)言權。
據項目總監(jiān)何增良介紹,2011年底,由公司首創(chuàng)的“圖像自適應數碼精準印花設系統(tǒng)” 通過集成圖像識別等軟件控制技術,能實時快速的進行花形識別、糾偏與定位,檢測圖像變形,并可在面料上精確定位打印彩色花型圖案,解決了繡花、提花面料裝上數碼印花機時,產生位置、大小、方向等扭曲變形,而直接疊印會產生對花不準的難題。
工藝的改進帶來的是經濟效益的提升,隨著人們重拾對十字繡的追逐熱捧,公司在2012年初推出一款全新、高清、圖像自適應精準噴印機。該噴印機一經問世就得到了十字繡行業(yè)的肯定,“購買設備的廠家最快的在3個月內就收回成本。”何增良信心十足地告訴記者,該成果的問世不僅激活了市場,而且加強了廣大繡工的積極性。
何增良舉例說明,比如一般情況下要完成一幅清明上河圖繡品平均所需時間為3年,而經過圖像自適應精準數碼打印機將圖案直接打印在基布上,繡工可以直接刺繡,無須再根據圖紙劃線、指點,這樣可以節(jié)約至少60%的時間,由3年縮短至1年便可完成20多米的清明上河圖繡品。
十字繡行業(yè)歷經2012年的再次爆發(fā),從2011年的20多億元產值到2012年底已經超過了70多億元,2013年在2012年爆發(fā)之后再進一步,預計2013年比2012年同期增長20%到30%的產值。
與此同時,宏華公司自2012年初將該設備推向市場以來,短短一年時間,已經累計產銷量達200臺,實現新增銷售收入2.1億元,新增利潤總額1.1億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