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日期:2015-05-12 10:19:00 來源:鳳凰網(wǎng) 分享到: |
石勝蘭,今年28歲。12歲的時候,石勝蘭意外從懸崖跌落,導致她不幸成為高位截癱患者,腰部以下毫無知覺,終生要在輪椅上度過。而她在創(chuàng)作蜀繡的過程中,找到了自己生活的希望與寄托。讓蜀繡為更多人熟知,成為了她最大的心愿。
偶然進入蜀繡之門尋找生活的亮光
20歲那年,她決定學一門手藝養(yǎng)活自己和家人。“開始的時候就是一直癱瘓了這么久,不知道自己今后怎么辦,沒有一個謀生的手段。我的手能動,我就想我能夠怎樣用我的雙手去做點什么,掙點自己的基本生活費。”從鬼門關走了一遭的石勝蘭開始為自己的將來打算了起來。可是,面對雙腿殘疾的現(xiàn)實,自己究竟能做些什么?一時之間成為她面對的最大難題。
一次偶然的機會,經(jīng)好心人的介紹,石勝蘭開始學習刺繡。2007年,她滿懷希望地來到重慶磁器口,向蜀繡大師單大瓊學習,開始走上了學習蜀繡的路程。為了支持石勝蘭學習,在主城打工的姐姐辭去工作,每天推一個多小時的輪椅,把勝蘭從出租屋送到磁器口,課程結(jié)束后又把她推回家。在單大瓊老師那里僅學習了3個多月,掌握了蜀繡上百種繡法中的簡單幾種后,勝蘭就要求回家,“我不愿耽誤姐姐,也不愿給家里造成更大的負擔”。回家后,石勝蘭開始自學。她每天堅持繡上十五六個小時,用勝蘭自己的話說,她要以勤奮來彌補技藝上的缺憾。
努力拼搏提升技藝作品終受世人認可
經(jīng)過不斷的努力和刻苦鉆研,石勝蘭的蜀繡技藝也越發(fā)成熟了起來,在2007年中國重慶職業(yè)技能大賽上,她的首部作品《牡丹小鳥》獲得刺繡大賽優(yōu)秀獎。在隨后的2010年11月重慶開辦的第三屆工藝美術展覽會上,她的作品《絕美三峽》首次參展,就獲得了銀獎。
石勝蘭的蜀繡作品將傳統(tǒng)的蜀繡工藝與三峽的靈氣集為一體,堪稱詩城一絕,有人建議取名夔繡,這作品里每針每線,每份顏色的搭配,都飽含了石勝蘭的一份熱情,流露出了她對生活的向往,都反映出一名殘疾人自強不息的精神亮光。
她家住在老小區(qū)里面,沒有電梯,但每天還是必須鍛煉,她就靠父母推著輪椅,喊著口號相互配合上樓和下樓。她也喜歡音樂,會吹葫蘆絲,和父親一起唱歌的時候,她覺得很快樂。
她的心與心愿:讓更多人感知蜀繡的美
她說,坐上輪椅16年了,刺繡讓她的人生更加有意義,更加精彩。同時,蜀繡在人們心中感知度并不高,作為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的傳播者,她希望蜀繡能為更多的人熟知。她的心愿是能辦一次個人的作品展,讓藝術給她帶來的喜悅與更多人分享。她還希望讓蜀繡賣出去,擁有自己的店鋪,讓自己減輕家庭的負擔,實現(xiàn)經(jīng)濟獨立。
![]() |
微信公眾號,掃一掃 |